水利
工程学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现在怎么样了?

关注者
58
被浏览
173,639

11 个回答

直接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具体的数据转载在专栏里)

(一)直接受益人口(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用调水只为帝都去黑北京了

首先,单纯的数据很如果没有对比会缺少直观性,那么我们看一下2018年北京的水资源总量状况,便会有大致的感受:

北京2018-2019年度接受中线调水11.53亿立方米,2018年北京水资源总量为35.46亿立方米,占比高达32.5%。2018年比2017年的水资源总量多了5.69亿立方米,这是接受调水水资源增加直接受益结果,具体表现就是地下水水位回升,毕竟地下水总量21.14亿立方米,一年的调量就是已有地下水量的一半了。

2019年10月11日,北京市水务局发布了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最新动态信息。今年10月1日,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平均为22.81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地下水位回升0.63米。根据气象信息显示,今年北京的降水量整体偏少,地下水位却不降反升,这在40年来是首次出现,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南水北调有直接关系。

2013年,地下水已占到北京全市供水量的60%以上,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北京饮水安全形势严峻。自2014年底南水进京,北京市地下水开始进入恢复期,2015年地下水位停止下降,2016年回升0.52米、2017年回升0.26米、2018年回升1.96米。二是逆势上升,在过去的40年间,降雨少的年份里,北京地下水都呈下降状态,但在降水量整体偏少的今年,北京地下水位不降反升,属40年来首次

截至到2019年,在北京,城区“南水”占自来水供应量的73%

上面北京的调水数据和水资源和地下水回升数据对比我们应该对于调水的实际受益得到一个稍微具体的概念了,并且对于北京的饮水安全保障的提升和水资源生态切切实实的改善也会有所了解了,那我们继续看其它的具体数据吧。


(1)2017-2018年度调度计划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2017 ~ 2018 年度水量调度计划

(2)2018-2019年度调度完成情况与各省市分配情况

11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超额完成2018-2019年度调水任务,累计供水69.16亿立方米,是水利部下达59.11亿立方米计划供水量的117%。本调水年度从2018年1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其中生态补水10.84亿立方米,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

2018-2019年度

北京市分水量为11.53亿立方米

天津市分水量11.02亿立方米

河北省分水量为22.37亿立方米

河南省分水量为24.23亿立方米

各省市供水量均超过年度计划分水量

沿线受益人口超过5859万

向北方四省市累计供水239.16亿立方米

(3)2019-2020年度调度分配计划

近日 水利部下达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2019-2020年度调水计划

计划从2019年11月1日到2020年10月31日

总分水量63.48亿立方米

其中北京5.31亿立方米

天津12.04亿立方米

河北19.09亿立方米

河南27.04亿立方米

看样子北京喝的有点饱了,计划受水量5.31亿立方米,比上一年11.53亿足足少了一半。

(1). 总量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全线通水以来,累计供水量超过238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5300万人。2019年9月。

(2).北京

来自北京市水务局的最新数据,自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北京已累计接收“南水北调”来水超过50亿立方米。从2016年到今年,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位止跌回升,已累计回升2.72米。2019年9月。

(3).河南郑州

5月15日,记者从郑州市南水北调办获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4年多来,累计向郑州市供水18.2亿立方米,全市受水人口继续扩大,郑州市超过680万人畅饮丹江水,近3/5郑州人喝上丹江水。据介绍,截至5月15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通过7个口门及5个退水闸向郑州市开闸分水,向10座水厂供水,为4个水库充库,为沿线地区进行生态补水,4年多来累计向郑州市供水18.2亿立方米。4年多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我省输水约67亿立方米,郑州市用水占比超过1/4。近年来,郑州市积极提高南水北调供水能力。新密市供水线路建成已供水;登封市已完成水权交易,正在施工,今年可通水;经开区已签订水权交易协议,项目启动工作正有序进行;新郑与南阳签订水权交易后,提出先期从老观寨水库取水供龙湖水厂的方案,省南水北调办已正式批复,前期工作已启动。据统计,2018调水年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郑州市供水总量5.5亿立方米,是首个调水年度供水量的3倍,较上个调水年度增长40%,供水能力明显提高。2019年5月。

(4).天津

截至7月16日上午8时,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已累计向天津市引调长江水达到40亿立方米。相当于4年多来将一个满库容的密云水库水量搬进了天津。2019年7月。

(5).河北

截至今日零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7—2018供水年度(简称2018供水年度)结束。从河北省南水北调办获悉,中线一期工程2018供水年度向河北省供水22.3亿立方米,是2017供水年度供水量的3倍多。2018年11月。

(6).河北石家庄

石家庄市政府在官网发布“关于用足用好南水北调引江水的意见”,意见指出,2021年引江水占当地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的比例达到100%;2019年在对供水成本进行校核的前提下,实施第三次水价调整。2019年引江水占比已达70%。通过加快引江水供水工程建设,逐年扩大城镇生活和工业引江水用量,逐步实现引江水对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的全覆盖。

2019-2021年,扩大引江水直供目标,加大建成区、各类园区、分散工业及农村集中生活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引江水切换利用,基本实现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全覆盖,农村集中生活用水部分覆盖。 2019年引江水占当地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的比例达到70%,全市最低消纳江水3.654亿立方米;2020年达到85%,全市最低消纳江水4.3848亿立方米;2021年达到100%,全市最低消纳江水5.1156亿立方米。自2019年起,全市水厂以上水价执行每立方米2.51元的标准。城镇生活和工业实际引江水用量低于最低引江水用量计划的,按最低引江水用量计划计收水费;超过最低引江水用量计划的,按只计收干线工程水费每立方米0.97元标准执行(详见附表)。水费通过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代收代缴。以前年度所欠水费,分四年完成清缴。石家庄市财政、受水区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统筹水资源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水价补偿等财政政策,加大引江水价补贴力度;要同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调标后的增量部分,2019年以后继续优先用于引江水价补贴和供水管网建设改造。力争到2021年将可变成本平均每年降低3%-5%。2019年在对供水成本进行校核的前提下,实施第三次水价调整。2019年5月。

(7)河北保定

保定市清苑区人民政府关于南水北调水源切换的通告,城区广大用水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管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水价调整补偿机制意见的通知》(冀政发[[[[2016]5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按照河北省及保定市南水北调办要求,经区政府研究,决定于2019年1月17日正式启动清苑区江水切换对外供水,按比例向全区自来水管网切换南水北调引江水。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本次水源切换涉及范围。目前保定市荣投水务有限公司供水区(即清苑区城区)。南水北调终端公司价格。根据区发改局《关于调整南水北调终端供水价格的通知》(保清发改[[[[2017]14号)文件规定:2019年供水价格(含水资源税)为:居民用水价格为3.51元/吨,其他用水价格5.69元/吨,特种行业用水价格23.41元/吨。以上价格不含污水处理费,供水价格自南水北调水源切换之日起执行。2019年1月。

(二)环境受益-利用南水进行华北生态补水

(1).部分总概

2018年夏季汛期生态补水。

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补水效益通气会在北京举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日前首次正式完成了向北方30条河流的生态补水,累计补水8.7亿立方米,实现了地下水位上升、河流湖泊水量增加以及水质显著改善三大效益。其中,在增加河湖水量的过程中,共有12条天然河道得以恢复。自今年4月13日开始,组织长江委、有关工程管理单位以及受水区各省市首次正式实施了向北方受水区生态补水工作。截至6月30日,累计补水8.7亿立方米,其中向河南省、河北省和天津市分别补水4.67亿立方米、3.51亿立方米和0.47亿立方米。工程沿线白河、清河、澧河、滏阳河、七里河、滹沱河、瀑河、北拒马河等30条河流得到生态补水。国务院原南水北调办建设管理司司长李鹏程向在座媒体具体介绍了生态补水在河南省、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成果。首先,地下水水位明显回升。例如,河北邢台市隆尧县尹村镇地下水位回升,机井出水量终于恢复,群众生活用水得到基本保障。其次,河湖水量明显增加。其中,河北省12条天然河道得以恢复,白洋淀得到补水1.12亿立方米,白洋淀上游干涸36年的瀑河水库重现水波荡漾。最后,河湖水质明显提升。生态补水倒逼河道排污口改造,河北省向白洋淀补水的瀑河、府河在补水前,加大了污水处理力度,保证了入淀水质。天津市中心城区4个监测断面也由补水前的III~IV类改善到II~III类。

2019年夏季汛期生态补水。

截至8月19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入渠流量达347.8立方米每秒,全线分水流量357.2立方米每秒,生态补水总流量达到126立方米每秒。预计到8月20日,总补水量约为1.2亿立方米。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第三次向沿线河流生态补水。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中线工程利用汛期洪水资源向受水区30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累计补水11.6亿立方米。2019年夏季汛期生态补水。

(2).河北

今年4月,中线一期工程向河北省实施生态补水,累计补水4.04亿立方米。其中,向白洋淀补水1.12亿立方米,显著改善了白洋淀上游水生态环境。

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南来的江水给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工程与廊涿、保沧、石津、邢清四条大型输水干渠构建起河北省京津以南地区可靠的供水网络体系,石家庄、邯郸、保定、衡水主城区南水供水量占75%以上,沧州达到了100%。 工程通水4年来,通过限制地下水开采、直接补水、置换挤占的环境用水等措 施,有效遏制了黄淮海平原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的趋势。至今年5月底,河北省深层地下水位由每年下降0.45米转为上升0.52米。2018年12月。

(3).北京

根据北京市水务局消息,今年5月末,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平均为23.32米。与2015年同期相比,地下水储量增加16.2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回升3.16米!!!2014年末南水北调江水进京以来,北京利用南水北调来水等水源相继实施了河道生态补水工作,地下水位从2016年起实现止跌回升。2019年5月。

(4).河南

 通过对丹江口库区及总干渠河南段水质监测显示,4年多来,丹江水水质一直优于或保持在Ⅱ类水质,满足调水要求。碧波荡漾的丹江水,给郑州市提供甘甜饮用水的同时,也为郑州市生态改善带来了勃勃生机。2018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向郑州市进行生态补水8500万立方米,清清的丹江水通过退水闸涌入双洎河、沂水河、十八里河、贾鲁河、索河等河流,改善了河流生态,补充了郑州市地下水源。2019年5月。

(三)华北为何需要水

我国华北平原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6%。我国粮食产量最多的省份第2到第6均来自华北平原,这5省贡献了全国35%的粮食,其它省市吃的面制品,油类,使用的棉制品大量的来自这块绵延的大平原。京沪高铁项目总投资2209.4亿元,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投资2103.6亿,截止到2019年9月累计供水量超过238亿立方米,下面那个回答说成本是10元每立方的(2103.6亿元除以238亿立方米),是这个意思呗?那明年后年以后就不调了呗?还特意标注引自百度百科,真为你羞愧。何况你这还是没算上运行的这近五年的运维损耗费用,那么这样看,你说的10元,本是唱衰的初衷怎么还将成本算少了?(如果有具体的前期研究论证比方说50年运行周期后成本每立方估算为10元,那相关论证肯定能搜到,不过鉴于这口语化的词条语句表述,可能也就是固定投资成本/运水量的思维水平了,但如果按照这思维水平的计算逻辑到2019年9月运水量到达238亿立方时,每立方成本才降到8.8元每立方,那词条的10元每立方成本放在六七年前还没通水时唱衰的角度看,岂不是算少了)

我想正常人看到下图后都会得到这样结论就是必须进行水资源空间配置起码保障华北民众生活用水安全。如果你是决策者,这水你是调还是不调?

你要问为什么不直接调用长江的水,一是水质,二是自流需要的海拔高度,丹江口大坝大坝高程从162米加高至176.6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与北京团城湖形成98.8米落差)。很重要的一点这水不是只调“金贵”的北京,例如包括未来中原城市群核心的1000万人口的郑州,经常被大家说是灯下黑的石家庄和保定,石家庄400万人口,保定的话看个老数据,人均水资源量2000年为282立方米,2005年为273立方米。如果按照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线标准评价,保定市已属极度缺水地区(其实华北都属于极度缺水)。1600万人口的天津虽看着条海河,但这水你给猪喝都怕它拉肚子,天津的地下水因为滨海的缘故可能是北方自来水最难喝的城市了。总共受水区域为沿线的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天津等14座大、中城市。同时受调水水量直接影响的汉江沿线城市襄阳,荆门,孝感三市(丹江口水库调水点与汉江入长江之间的这三市)在引江补汉后其受调水影响会得到平衡,当然我们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说这100多亿立方不调也是白白流入长江,但是考虑到直接受惠人群5300万人而且可见的未来还会继续增多以及提升了沿线城市的供水安全系数,这100亿的水其实可以称作是保命水。有意思的是,可能那些睁眼黑的就在这5300万每天喝着汉江2级水质的人里。

(四)这个问题到底什么人在抱怨?

其实,南水北调在知乎这里会有抱怨的声音,不是在于两千亿的投资(大部分这里的人责任感还没有高到对于国家年度预算怎么用而心有所系),也不是在于简单的像某些缺脑记者用“固定投资费用/第一年调水量”计算出的用水成本(再想想京杭大运河已经一千余年了就觉得有些人短视至此),同时我们也要主动识别过滤掉某些带节奏的无知又无德唯恐国家不乱我却想不出他能得到什么好的那些杂音,然后我们自然会发现,一是丹江口水库和南水北调移民,二是作为水源涵养地的安康市,汉中市,商洛市水源涵养地第一产业发展收到影响,三是丹江口水库和武汉之间受汉江水量减少影响的襄樊市和荆门市的民众,如果这些人在知乎的话,那么对于这项工程的反感是极其容易理解的,而他们的权益和呼求是我们要真正去听的。

1.对于移民,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时间消化伤痛,中国的文化传统是落叶归根,失去家乡的的痛感只有亲身体验能够感受到。

2.作为水源涵养地的安康市,汉中市,商洛市的发展问题,是限制也是机遇,旅游或者养老型城市也算是未来可期,再不济也会是人口流动南向成渝北向西安形成人口分布再配置,加上全国各地现在和未来向区域中心城市聚集的发展趋势,也会渐渐找到各自的平衡。

3.如何缓解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少问题

对于丹江口水库和武汉之间汉江段的水量减少,下面也有评论说汉江的水被调完了,考虑到汉江水减少,需要上马引江济汉和引江补汉工程,引江济汉工程已完成,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高石碑镇兴隆河段,主要任务是: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截至2018年8月15日8时,引江济汉工程建成通水近4年来,已累计调水118.19亿立方米,有效补充汉江中下游河段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改善了工程沿线的生态、灌溉、供水条件。但引江济汉入江口上距丹江口水利枢纽尚有将近380公里江段,也就是引江济汉工程主要补充汉江下游段水量,而对于中游段水量则需要上马引江补汉工程。

引江补汉工程从三峡水库取水,引水量40亿~60亿m3,只有三峡水库来水量的1.0%左右。汉江流域实施和规划的有南水北调中线,引汉济渭,鄂北水资源配置,引江补汉这几个工程。实现的目标就是汉江流域与长江之间的水资源配置,汉江流域与华北平原的水资源调度。引江补汉就是弥补汉江的水资源。未来可见的是这些调水工程将发挥互相配合的作用,成为一套系统性工程。主要两套方案太平溪自流引水方案和神农溪提水方案。

太平溪自流方案取水口在三峡水库左岸太平溪,出水口在丹江口水库坝下的王甫洲库区右岸。全程自流。

神农溪提水方案从三峡库区的神农溪镇下游约5km左岸罗平湖建一级提水泵站、杨家坝二级提水泵站、玉头沟建三级提水泵站逐级提水,最终入入官渡河龙背湾水库。

从施工和工程技术难度来比,神农溪方案涉及大埋深、大流量、长隧洞施工,还涉及大流量、高扬程、大装机泵站制造,工程技术难度较大;而太平溪方案虽隧洞较长,但最长洞段仅28km左右,隧洞规模均为目前常见类型,易施工,工程技术难度小。

从环境和移民影响来比,神农溪方案涉及自然保护区,存在环境制约因素,且新建水库涉及较多移民安置;而太平溪方案不存在环境制约因素,方案多为隧洞,工程占地和移民很少。

与提水方案相比,太平溪自流方案在同等设计流量的前提下,引水量更大,受益范围更大,除能满足提水方案目标外,还能兼顾解决引水线路沿线湖北省鄂中丘陵地区宜昌、荆门、襄阳以及江汉平原周边地区的水资源战略需求。

引江补汉工程会消减下游水量减少带来的生态影响。


未来大致的调水布局如下图所示:


说到底,问题总是一步一步解决的,上述三个或者还有其它的问题是问题,而且也不是说给了方案就完美解决了,同时北方缺水也是问题,甚至这个问题已经可以称为国家安稳的未来隐患。试想承载三亿人口的土地若无任何的水源调配而问题长久恶化下去,危矣。另外扩大一下我看到有提议将北方的人口部分往南方迁,此言论要不蠢人所提要不就有心怀乱国之心,迁多少是个够?这迁起来多的话怕不是花费资金以万亿作为单位?若迁的人多到华北空虚,那东北必丢,东北地区早是俄日韩或明或暗觊觎之地,这不就是危国乱民之策?还有你都想着几千万上亿的往南方迁人不知成本会堆到几何然后直接抢南方小伙伴的所有资源去了,你都要恨恨的说这2000亿的一道水渠说破天不该建,理性何在,良知何在?

试看那京杭大运河,千年前是黄金水道,但工业革命让它卸去了重担。我相信随着科技进步南水北调迟早有一天也会渐渐的卸去它承担的责任,不过那时的后人也会暗赞它是一项奇迹吧!可惜,那时你我都已不再……

因而,每一个喝到南水的人都要心怀感激,为了这一切。

最后,我要挂一下这个回答:

看到这里面的10元我就笑了,这句词条有些年头了,为什么笑,因为从这些故意唱衰者的角度来看,这10元也是算少了,就像我之前答案说的:成本是10元每立方的(2103.6亿元除以238亿立方米),是这个意思呗?那明年后年以后就不调了呗?还特意标注引自百度百科,真为你羞愧。何况你这还是没算上运行的这近五年的运维损耗费用,那么这样看,你说的10元,本是唱衰的初衷怎么还将成本算少了?(如果有具体的前期研究论证比方说50年运行周期后成本每立方估算为10元,那相关论证肯定能搜到,不过鉴于这口语化的词条语句表述,可能也就是固定投资成本/运水量的思维水平了,但如果按照这思维水平的计算逻辑到2019年9月运水量到达238亿立方时,每立方成本才降到8.8元每立方,那词条的10元每立方成本放在六七年前还没通水时唱衰的角度看,岂不是算少了)

那么既然如此,我们来考证一下来源,此过程匆忙完成或许对于有用信息有所纰漏,有心者可以指正。

首先,如果数据即10元和18元是真实和严格论证过的,那么一定可以找到相关引用文献。如果是胡编我也希望找到原始来源。

谷歌学术时间范围不设限定,结果如下所示,为了防止发生纰漏我也采用了南水北调成本10元,南水北调 10元,南水北调 18元等关键字组合,均未发现有相关文献论证有这两个数据(时间匆忙如有纰漏请指正)。

其次,google结果,搜索时间范围时间段选择的是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10日,可以看到第一条搜索结果有那答主提供的百科词条原文出现:

点击进去

是2008年的帖子,和南水北调成本相关的内容是这位名为vig666的用户所答发帖时间 2011年5月28日:

有意思的是,这个vig666在几乎有关南水北调的帖子中都复制一样的唱衰回答,不过以下结果是百度搜到的,并且都是vig666其所答,大概十几个帖子他都复制这一模一样的内容,可谓兢兢业业。

Google除第一条外其它搜索结果均与百度词条这句话无关,那么,使用百度搜索,同样范围设定在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10日,结果如下:

对的,这两条结果还是vig666的回答,他在这些贴中发帖时间是2011年5月下旬。

暂时忘记vig666这个笑话。我还是希望找到百度百科里的这句话“五、南水北调成本已经高于现有的海水淡化成本,目前最低的海水淡化成本约为3元,南水北调目前成本约为10元,另有报道称已经达到18元。”最原始出处,上面可知这句话不是直接摘录引用的学术文献,那我们尝试找到最早出处,不论是新闻,博客还是其它文字资讯。我未发现有任何新闻资讯有此原话,那么按照时间轴下面的截图就应该是我目前找到最早的出处了:


词条原文最早的出处只能找到这里了,我想各位也会对于其权威性已经无力吐槽。到目前为止,对于这口语化般的“南水北调目前成本约为10元,另有报道称已经达到18元”文字描述,其实我已不关心那个“10元”了,这口语化没有半点严肃性的表述也意味着开头的专业文献中的追根溯源注定就是没有结果的浪费时间。接着我很好奇“另有报道称已经达到18元”的“另有报道”是个什么东西。我想下面这个已是10年前之久的中国经营报报道就是这句“另有报道称已经达到18元”的最原始出处了:

那这个文章里为何说进京水源成本价是18元/立方米呢?

对的,是该记者了解到的,那这位记者了解到的“由水利部测算”的数据,照理讲一是这数据会是严肃性官方数据,备案可查,我没查到严肃性官方数据或者学术文献数据来源。二是如果是新闻资讯,那是否是有迹可循?而且有意思是,这记者说的“但只包括了建设成本的分摊费用”,我突然想到这些记者们莫不是拿“总投资成本/第一年的调水量”了吧?于是我看到了这条:

对的,这些编辑真的是拿“总投资成本/第一年的调水量”了……,而且这些编辑对于这段话在各自新闻里都是在复制使用!我想新闻中的这位局长,只会说到总投资2000多亿吧,后面的“总投资成本/第一年的调水量”得到的20元每立方成本才是你们蠢材自己算的吧!

到这里,我突然觉得上述简直是在浪费生命!

编辑于 2019-12-09 16:33

我最近的思路,我猜测这个思路其实专家早就有了:

在巴颜喀拉山,最近的长江水系距离黄河水系只有几十公里,挑选10亿方流量以上的长江支流,修建滚水坝和渠口,通过隧道自流导到就近地势低的黄河支流,只需要几十公里,打通分水岭即可。这样的线路工程量不大,成功后还可以复制粘贴几条,在汛期,效果会明显,而且滚水坝抗地震,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由于地处地震带,隧道可以采用柔性设计,内壁喷涂柔性材料,即使外壁损毁,内壁也可以继续运行。

从通天河支流到黄河流域不远,有个叫曲麻莱县的地方,被称作黄河源头;曲麻莱是个小地方吗?他有半个江苏大,五万多平方公里,只有三万多人口。

【曲麻莱县_百度百科】 mbd.baidu.com/ma/s/Gmiy

曲麻莱水资源

长江水系年平均流量215.73立方米/秒,年总流量达69.03亿立方米。黄河水系境内流程29.5公里,年平均流量13.1平方米/秒,年总流量4.13亿立方米。水力资源极为丰富。[6]

看到没,长江69,黄河4,在这里分出10左右,不到六分之一给黄河,环境应该影响不大,工程量也就百亿规模左右,相对其他方案较小可行,性价比超高。而且会增加当地收入来源,改善交通和基建,治安,教育,就业等综合民族、民生问题,国家安全问题,一举多得。(注意:这种地方有FK隐患,曲麻莱县人口约3.2万人,藏族占97%以上,要增进民族团结和融合,基础建设是一个主动安全的方式,为各族人民带来福祉,主动防范被某些势力利用,如果我们不去,就会有人和神去)

地图上长江黄河最近的地方只有一厘米,相当于六公里。实际上还要考虑高程和流量,所以具体隧道长度可能会大于十公里。

沿着地图往东方向走还有多点可选,

青海:曲麻莱县、称多县

四川:石渠县、甘孜县、色达县……

回头我整理一下。

雅砻江支流还有几个地方可以利用,这样的工程来十个就是一百多公里隧道,假设一千亿成本,每年有一百亿方水,十年均摊就一方水一元钱,之后运行越久越赚。

多出来的水可以经过即将上线的黄河黑山峡水库去往河西走廊,多出来一亿亩耕地没问题。

编辑于 2022-10-27 18:23

我很早就回答过相关问题,

以供水能力而言:东线不重要,中线是主力,西线是毒药。

东线特点:量小、水质次、后期成本高,性价比低,综合看,东线只能发挥给山东调水的部分作用,根本不解渴。

中线特点:量大、水质优、后期成本低,绝对的供水主力,应继续“开源节流”一一扩大水源地,增加丹江口来水,扩建输北渠道,加大供水量。

扩大中线水源办法:截断南流水,补充丹江口。
比如:截断嘉陵江上游,改古河道入汉中,这并不会影响下游四川,反而有利于降低嘉陵江下游洪水危害。
(但截到白龙江就会影响下游四川了,白龙江北面的陕西略阳水文站,平均年径流量好歹也有40亿立方以上,难道还不够?)
汉江古河道在红圈内,只需在略阳县城截断南流,嘉陵江上游的两条大河都会改回古河道,大大补充丹江口水量

引汉济渭,也同样需要打通“西汉水”,否则汉江下游的工农业用水,必然会受极大影响。

西线特点:量大、水质优,根本没有性价比一一无论前后期,成本都高到天际线。

同时,西线要侵占黄河水道,该线路对于黄河中下游的影响难以估计,河套地区生态本就脆弱、沙漠化多、泥沙量大,黄河出了陕西就是“一条丧失泄洪能力的地上河”。

黄河也是北方最大河流,沿途都是人口密集区,兹事体大,没有深度研究、没有万全把握,坚决不允许任何人对黄河径流量动手改造。

此外,西线调水难度极大,维护成本极高,线路穿越多条地质破碎带,自然灾害频发,最终受益地区根本无法覆盖西线高额成本。

最后,对陕西省水利专家提出批评。
我发现陕西的水利专家们越来越贪心了,
2010年左右,研究从略阳调水(古河道,年调水约40亿方),这无可争议。

2015年左右升级,研究从白龙江调水(更古的河道,年调水约100亿方),这基本是想把嘉陵江下游搞瘫了,四川省必然会反对这个方案。
(因为甘肃已经启动白龙江调水工程,再加个陕西来打主意,嘉陵江下游流量必然大减,四川人不闹起来才怪,除非给出靠谱的保障措施)

2020年左右再次升级,研究从广元市昭化区附近调水(这就太贪了),尼玛就真过分了啊,不管关中需求多大,好歹要给下游川东留个保障吧。
四川省要能同意你这个方案才有鬼了,广元市一块石头都不会让你动。
编辑于 2022-04-20 18:50

东线总体投资有限,应急备份的成分居多

中线海量投资,海量收益,除了陕西湖北,大家乐呵呵

西线要开工,先说服民科

发布于 2022-04-23 17:34

北京自南水进京后,地下水位下降问题明显缓解,随着主城区建设慢下来,有望重回2米内。

东线北上如果达成目标,黄河山东、河北、江苏北部工农业生产用水严重不足的问题可以得以极大缓解,各地地下水超采问题会减弱很多

发布于 2019-09-17 18:08

实践证明1;东线失败;水质差水价高。原因可见东线违背了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规律。不可扩建。

2;中线成功;水质好。水价低。原因;利用全程自流的输水方法。是科技创新的巨作。完全可以继续扩建。增加输水流量。

建议;中线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建设年均流量400亿的大型设施。年均总流量达到500亿立方。水源可从长江(瞿塘峡)西。八陈村、兴园路旁江边作引水口——丹江水库上游饶库北调——北京

干旱时候向北供水。汛期;为长江分流泄洪。进入黄河冲刷悬河入海。又可成为北京——四川的水陆两用运输通道。成为黄金河。如有需要;我可提供技术资料。专利特权。为美丽中国调水工程做出应有的捐献。

编辑于 2020-11-19 08:33

湖北中部及江汉平原年年干旱,地下水位下降,污染加剧

发布于 2020-06-09 23:38
宏伟的南水北调工程,你知道修建它有多难吗?
1 万播放 · 10 赞同
发布于 2021-06-24 18:29· 5152 次播放

东线正在做二期前期工作,对于华北缺水地区来说水是生命,南水北调是救命工程。下一步南水北调可能成立国企,专管工程。

发布于 2019-08-08 07:54

差不多了。

发布于 2019-08-01 08:55